食水水质管理系统已将
水务署「水安全计划」纳为主要部分

世界卫生组织(世卫)提倡推行水安全计划,通过风险管理(包括辨识食水供应系统包括内部水管系统中有机会受污染的地方)及制订适当的控制措施确保食水安全。

2007年,水务署已根据世卫准则制定及实施该署的水安全计划,以确保源头至分配系统的食水水质,并清楚说明其在内部水管系统的规管、监察及谘询角色。

2017年,参考了国际专家的建议和参考了西澳洲的做法后,水务署决定发展一套综合的食水水质管理系统(DWQMS),以优化水安全计划。

水务署的「水安全计划」涵盖以下范畴:

保护集水区及水塘

保护水资源及水源头,是保障水质的第一道防线。要避免水受污染,污水处理必须符合相关的监管标准,详情载于水污染管制条例规定下的《技术备忘录》:《排入去水渠及污水渠系统、内陆及海岸水域的污水标准》内。

对水质构成潜在危险的因素有很多,自然的如暴雨、干旱、藻华现象和自然灾害;非自然的如农业活动包括耕作和禽畜饲养、工业活动和运作、土地用途的改变、住宅发展、化学洩漏及污染事故。因此,要防止水源受到污染,并减低食水处理的营运成本及消毒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便有赖有效的集水区管理,例如建立监测制度、控制土地用途、监控集水区范围的活动和发展、定期巡查及执行有关法例和规例。

东江水

东江集水区由广东省当局,例如广东省水利厅及生态环境厅,负责管理和监控。水务署二十四小时全日密切监测在木湖抽水站接收的供港东江水水质。此外,水务署和当局一直保持紧密联系,通过他们采取措施保护东冮水水质。

详情请浏览东江水供应—输港东江水水质

食水处理

滤水厂内的淤泥浓缩池

食水处理过程是另一个防止供水系统受到污染的屏障,亦是多重屏障体系内主要的一环,作用是除去水中的杂质、化学物质及病原生物。

在这个阶段,潜在的危险包括:原水水质突然变差、化学品剂量不足、水和化学品混合不足、误用不符合标准的化学品及停电。

为防止或尽量减低在食水处理阶段时的污染风险,提升处理系统的可靠性,所采纳的措施包括选取可靠的处理程序,密切监控处理程序中所需的化学品的质素,及使用稳妥的工程设计。本港的食水处理过程已采用先进及优化的食水处理技术,例如臭氧处理和生物过滤程序,食水处理过程能去除包括病原微生物等杂质,确保水质持续达到预设的监控标准。

在每个食水处理阶段,水质都受到在线水质分析仪密切的监测,同时,透过定期抽取样本,可以检测水中的关键参数,例如酸碱值、混浊度、残余氯和氟化物。在线监测数据可提供原水水质出现变化的资料,有助监察处理效能,适时调节食水处理程序,确保经过处理的食水水质保持满意水平。

输水系统

经处理的食水从滤水厂进入输水系统时,水质完全符合香港食水标准。要保持这优良的水质,输水系统的设计、运作和维修至为重要。

可能威胁输水系统内食水的水质的潜在危险其实不少。已输出的食水因某种原因倒流、不适当地启用新铺设的食水管、有缺点的水管物料和焊接材料、污染事件或蓄意破坏等事故均可能染污系统内的食水。为了管理、减轻及监控这些可能影响输水系统供水安全的危险,水务署已制定相关程序和守则,例如:新铺设的食水管在使用前应按照既定程序进行清洁、冲洗和消毒。

饮用水水质验证

验证能有效地检查最终的水质,确保整体供水的安全。香港整个食水供应及分配链内都受到有完善制度的水质监控,方法是从系统不同的部分定期抽样进行物理学、化学、放射学、细菌学和生物学方面的检测。抽样点复盖整个集水区、东江水接收点、水塘、滤水厂、配水库、输水管及用户的水龙头。而监测计划,包括取样次数及分析范围亦会定期检讨,以全面监控整个供水系统的水质。本港供应的食水水质均完全符合香港食水标准,可安全饮用。

水管系统

水务署负责供应食水到位于楼宇地界线的供水接驳点。楼宇水管以及所有相关的供水设施的运作维修,则属于业主或物业管理人的责任。

建筑物水安全计划 水安全计划资助计划

尽管水务署供应的食水可安全饮用,水质还是会受到内部水管系统的不同因素影响。有见及此,水务署已承诺按照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的建议向业主及物业管理人全力推广如何制订及实施建筑物水安全计划,并推出「大厦优质供水认可计划-食水(管理系统)」(下称「计划」),向业主及物业管理人提供奖励,以鼓励他们参加该「计划」,加强保障其建筑物的食水水质。

为建筑物制订水安全计划的步骤如下:

  1. 了解建筑物的内部水管系统;
  2. 评估及确认内部水管系统中有机会受污染的地方,例如贮水箱可能因异物进入而受污染;
  3. 实施及监测相应的控制措施,以预防或减低相关风险,例如定期检查贮水箱,确保水箱盖已上锁;以及
  4. 定期审核,确保水安全计划有效执行。

大厦优质供水认可计划 - 食水(管理系统)

为向业主及物业管理人推广采用建筑物水安全计划,水务署于2017年推出自愿参与「大厦优质供水认可计划 - 食水(管理系统)」(下称「QMS」)的新计划,把建筑物水安全计划与「大厦优质供水认可计划 - 食水 (2.0版)」双结合。,以进一步保障大厦食水的质素。

此计划旨在:

  1. 透过对内部水管系统的内在风险进行评估,实施相应的控制措施,定期检查及维修内部水管系统和定期审核及检讨建筑物水安全计划,以推广及协助业主及物业管理人进一步保障大厦食水的质素;
  2. 提高业主、物业管理人及用户对妥善保养内部水管系统的重要性及在内部水管系统中使用合规格的喉管物料等意识;
  3. 增强本港居民及海外访客对自来水水质的信心;
  4. 提升物业管理人在服务增值方面的能力,以满足用户对自來水水质的要求;以及
  5. 对达至计划所订准则的业主及物业管理人,给予认可。

这是一项自愿参加的计划,对象涵盖各楼宇的业主、业主立案法团及物业管理人。获认证的大厦会获发证书一份,证书分为三个级别(按照大厦参与计划的持续时间分为蓝证书、银证书及金证书),以确认楼宇内部水管系统获妥善保养。获认证者可在其楼宇内、文具和宣传物品上展示认可计划证书或副本,但须遵守水务署发出的指引。这认证反映有关的楼宇优良的管理,亦显出楼宇业主重视妥善维修楼宇的内部供水系统,以保持优质的食水供应。这不但有利于改善居住环境,同时获发证书的楼宇在推广物业形象方面,较无证书者优胜一筹。有了这个认证,居民对自来水的水质更为放心。

蓝证书样本

银证书样本

金证书样本

你知道吗?

如何保养你的单位或楼宇水管系统?

1. 清洁水箱
清洁所有水箱,包括地下水缸和天台贮水箱,以防止污垢积聚而导致食水变黄。水箱应至少每三个月清洗一次。

2. 雇用持牌水喉匠安装及定期维修用水装置和器具
必须雇用持牌水喉匠安装或拆除水龙头、内部供水系统的喉管和装置,以及安装供水装置(如水箱和浴缸)和用水器具(如洗衣机和热水器)。

3. 更换旧水喉
确保更换的水喉及工程符合认可标准。

4. 当使用过滤器或淨化器
不少人会选择于单位或办公室内的水龙头使用过滤器或淨化器,但这些器具必须定期清洗及更换,以确保其有效性。否则,它们或可能会成为污染食水的源头。

行政长官于《2019年施政报告》中宣布政府推出「水安全计划资助计划」(「资助计划」),以鼓励私人楼宇的业主及物业管理人在其楼宇实施建筑物水安全计划,以进一步保障香港楼宇的食水安全。

私人住用或综合用途的楼宇内所有住用单位的平均每年应课差饷租值若不超过指明上限即符合资格参加计划。「资助计划」会资助业主及物业管理人制定建筑物水安全计划,包括为楼宇内部供水系统进行水安全风险评估、用以控制相关风险所需进行的维修工程,以及为楼宇实施建筑物水安全计划的首轮(首两年)及次轮(其后两年)期间提供资助。

计划为期五年,涉及支出四亿四千万元,预计可惠及约5,000幢合资格楼宇。计划已于2020年7月13日开始接受申请。

「水安全计划」的重要性

本地食水供应链内有17个水塘、20个滤水厂及多个抽水站。经处理的食水会输送到配水库储存,然后再分配给用户。在「水安全计划」下,水务署会: